如何克服胡思乱想?
疫情期间宅在家,我们在家里无所事事,很多人从一开始的轻视到现在已经很重视这个问题。有部分人单纯的宅在家不出门,却不停地在手机上刷着有关疫情的文章,关注着疫情的发展,为前线的医护人员揪心,为那些病重的人担忧。
忧心过了头,有些人就变成了焦虑。担心自己会不会被传染。自己的家人防范意识不够高,会不会发生家庭聚集性感染,自己的朋友们的安全等等。有时候躺在床上,设想着所有坏事的可能性,想到整夜都睡不着觉,感觉自己越来越焦虑。
无限制灾难化想象,疫情期间胡思乱想的心态应该如何克服?下面就由小编带领大家进入“解忧小铺”,寻找治愈胡思乱想情绪的良方。
听心理专家和您说:
首先,学习权威的病毒学知识以提高控制感。疑病或恐慌的时候是由于我们对于病毒的病理学典型症状、诊断标准和防护手段等知识的储备不够,容易产生低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。建议学习一些科学的病毒以及防护相关的知识,充分认识到这些病毒是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,我们自己及自己的家人是可以通过有效防护手段进行防护的。
其次,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。大家接触到各种来源的信息,身体一有点不舒服不由自主地往新冠肺炎上想。疑病心理的出现很多都是消极的自我暗示的结果。时不时给自己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,比如,“身体稍有不舒服,是正常的反应,无需过分担心”,“新冠肺炎是可以医治的”等能缓解我们的焦虑。
最后,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,生活尽量有规律。不要因为不上班不上课就破坏生活的规律,生活规律的打破容易造成身体的不适和心理的烦躁。把自己的生活尽量安排好,睡眠充足,饮食均衡,把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与生活区分开,少看手机,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上来,让自己的生活有规律。
在面对疫情时,作为普通人,也许我们不能够像医务工作者一样上前线战斗,但我们可以做好自己,修复并积蓄能量,如此才能迎接那个令我们担忧的未来。这场战役虽然总会让我们胡思乱想,可也给我们所有国人一个内观、自省、调整身心的机会,一个真正走向强大的机会。
文字来源:教育部政务新媒体“微言教育”(微信号: jybxwb)
图片来源:百度百科